池塘邊的榕樹上知了在聲聲地叫著夏天
操場邊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
黑板上老師的粉筆還在拼命唧唧喳喳寫個不停
等待著下課等待著放學等待遊戲的童年
……
——題記
我們都知道,是距離讓人脆弱,是時間敗壞激情。然,一首《童年》唱出了多少人的心聲?
媽媽曾說,我是一棵不起眼的小草,但願能如‘火樹銀花不夜天’般,有自己閃亮的一生。我的童年卻真的是在小河邊度過的。那時,沒有玩具,潺潺流水便成了我最好的嚮往。一條小河,不知疲倦地流經了我的整個童年,清響如歌。每每想起河邊的歲月,那潤潤的歡喜就會浸漬開來,滿心裏都是清澈的記憶。
可是,那些回憶中即便有無數歡快,卻總是只有孤獨的影子。
小時候的我,是個不怎麼說話的孩子,這和我的性格是極為不符的。從湖南跟隨父母親來到廣東,我便開始踏上求學的道路。然,我幾乎一直都是自卑的,我不會說普通話,從我嘴裏發出的都是同學稱之為‘外語’的湖南話,因此,沒有同學和我玩耍。我一直孤單著,直到現在,我也不能確定我是否有真正要好的同學兼朋友。
家裏不寬裕,父親除了在單位的正常工作時間,常常會抽空去看看在建築地做小工的母親,常常幫母親幹活,父親因此成為單位裏的模範丈夫,標準好爸爸。可是,在我眼裏,常常覺得父親是個‘吝嗇’的人,他甚至連一個擁抱也從來沒有給過我。給我的,只有嚴厲的話語和耳光。
起初,我幾乎不敢讓同學知道,我的母親在建築工地做小工,雖然父親有份很體面的工作。然而,每次看著母親瘦小的肩膀上扛著大包水泥,我又總忍不住跑去幫忙,而我能做的,只是用我的小手和水泥包一角做一次‘親密接觸’,僅此而已。而每次,我都能得到母親的贊許,並且在晚上得到比平常更豐盛的晚餐。這給了我更大的勇氣,在下一次即使被同學看到,我也要繼續幫媽媽扛包。
那時我總希望,我能快些長大。
長大了,我也就自然而然的學會了普通話,就會有許多朋友了。長大了,我就能幫母親扛那些沉重的水泥包。長大了,就再也不用害怕父親的耳光。
如今,我長大了。
我長大了,卻更遠離了快樂。我不知道,這是我的錯還是老天的錯,總之,我是長大了,卻也更憂傷了。而童年幾乎也成了不堪回首的往事。長大了,我開始懷念兒時和自己搶玩具的‘壞蛋’,開始懷念那些無數個爭吵的日子,甚至懷念同學追在我身後喊‘湖南妹’的時光。長大了,開始懂得父親那沒有獻出的懷抱都因為父親用他寬厚的背給了我最堅實的港灣。長大了,開始明白母親的白髮為何來的特別早。
終於,心底裏有個聲音在?喊:我不想長大。
我多想,多想回到那些相片上單純的模樣,多想再聽一聽老師唱的童年歌謠,多想躺的媽媽懷裏聽那些我認為煩人的‘嘮叨’,多想…… |